欢迎您来到莱芜金世纪高考复读学校,今天是:
    网站公告
    校内新闻
    高考资讯
    家长心声
    学校视频
    资料下载
    心理课堂
    教学成果
    分校介绍
    德育天地


莱芜金世纪高考复读学校

招 生 热 线:400-0634-880
                   0634-5956999     
                            5991068   
                      15963858226      
                     

学校地址:

莱芜市莱城区花园路北路北首 区交通局对过 
(莲河小区东门对过,市内乘坐3路车区交通局站下车即到)
 
花园学校北200米路东
(青草河北300米路西、乘坐6路车到永馨园站下车即到)

星光大道东邻
(新东方幼儿园北10米)

 
请来领特别定制的高考状元卷!
 

 

 

 

 

 

 

 

 

 

 

请2016年莱芜各高中文理科状元,领取金世纪复读学校特别定制明朝万历皇帝钦点状元~~赵秉忠状元卷高档纪念品礼物。2016年6月24日下午出高考成绩后,请莱芜一中,莱芜二中,凤城高中,莱芜四中,莱芜五中,莱芜十七中,莱钢一中,金世纪复读学校八所学校的高考成绩文科理科第一名可来莱芜金世纪复读学校北校(花园北路北首莱城区交通局对过,金世纪复读学校二楼校长室,花园学校北200米路东)领取定制状元卷定制礼品。联系人:聂老师 联系电话:18706343518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

2016-06-07 08:18

都说人生有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大幸事中,最最开心的莫过于金榜题名,因为他改变了一个书生的人生!从此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腹中诗书,独步天下了!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这两天,又是一年高考季,几家欢乐几家愁。自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以来,高考无疑成为中国当代最火爆的社会风景之一。

高考三十多年来,为我国选拔了大量高端人才,圆了中国几亿人的大学梦。各地的状元,也因为出色的成绩,成为当地的教育明星和励志榜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这些寒窗苦读的状元,因为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大多数都圆了自己的名校梦,成为拥有成功人生的娇娇者。

有人说高考制度是中国当代社会管理中最成功最公平的典范。但也有人认为高考还存在很多弊端,需要不断地改革完善。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赵秉忠后人手持赵秉忠状元卷参加电视鉴宝活动)

今天雨余天不是来给大家聊高考问题的,而是让大家一睹封建社会的科举状元的卷子长什么样。

这个状元叫赵秉忠,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人,万历时礼部尚书。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参加由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主持的殿试考试,高中第一甲第一名进士,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一甲前三名,就是人中龙凤了,十分稀缺,一季考试,全国那么多书生秀才,经过层层选拔淘汰,到了皇帝那儿已经寥寥无几了,皇帝亲自再考一次,最后就仅仅出了那么三颗灿烂的明星!这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抑或外星人降世?

到赵秉忠参加科举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度已经历了800年左右。科举制度,从隋朝创始,目的是为朝廷为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是说确定了这样一种教育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在经过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的不断改革,到了赵秉忠考试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

在明代,一个人要历练成状元,得经过四级(四次)考试,也有说是五级(五次)考试的。正规的大考有四次: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省、府所在书院组织的考试,相当于办学单位多校联考。但在院试之前还有各县自行组织的县试和府试,县试和府试考上了叫“童生”,想当于各县自己组织的义务教育毕业会考。院试考上了叫“生员”,就是通常说的“秀才”或“相公”,水平相当于高中毕业。这两种低端的书生可以在乡下自己办学教授私塾,给小朋友们传道授业解惑了。

乡试是官府组织的大型正规考试,因为在秋天举行,人又比较多,所以又叫“秋闱”或“大比”。共考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三场,每场考三天,考上了称“举人”,比如《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乡试第一名叫“解元”,相当于各省状元,也是十分牛逼的人才了。举人的水平相当于本科毕业。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

(明朝殿试情景)

然后再过一个冬天,到了第二年春天,这些举人就会聚集到京城,参加由吏部组织的全国考试,因为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从考试规格来说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因为是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会试由礼部的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在贡院举行,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会试发“杏榜”,考上了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这个“贡士”的水平,相当于硕士。

从乡试到会试,书生经历了一个秋冬春三季,大概考了6场18天。加上行程,这大半年也就基本上不能干其他了,全神贯注做这一件事情。事实上,一个书生并不是参加乡试和会试都是一考就中,这种晋级性考试相当残酷,有的人一辈子都挡在乡试外,靠不中,有的人过了乡试,但是会试就是怎么也考不中。会试考不中,官也没得做,书也百读了。所以,有学而优则仕一说,也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说。前者说的是考中的,后者说的是落榜的。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蒲松龄。他从19岁开始参加科举,一举考得县、府、道第一名,但是到了乡试就是考不中。大概他一辈子数十年考了十几次“乡试”,全都挂了,直到71岁才破例补了个贡生。想起来真是无聊透顶。蒲松龄多牛逼的书生哦,连个举人都考不中?晚年的蒲松龄写了首长诗叫《历下吟》,述说的就是此种辛酸,当然也暗含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不过考试不是唯一的,所以蒲松龄为我们后世留下了旷世奇作《聊斋志异》。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

(明朝万历状元赵秉忠像)

与蒲松龄的落榜相比,那些在乡试和会试高中的书生叫一身喜气了。比如,唐朝的大书生孟郊,在会试高中后写了首《登科后》,里面有一句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啥意思?就是说我考中,我高兴,所以我在京城满城遛马,我就是要快开看尽长安城的鲜花和美女。

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但这还没完。你要做官,必须还得皇帝认可。会试高中,只是给你一个让皇帝挑选你替他的朝廷服务的机会。赵秉忠参加的这次考试叫 “殿试”。主考官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本人。殿试出榜,上了名字的叫“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前三名一次是“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这些人都是可以由吏部提名,皇帝审签,安排到各地各岗位任公职的。殿试高中,相当于全国国家公务员考试高中,水平呢相当于博士毕业。

朱翊钧出的殿试题目有些自恋,也有些让学子们抓狂:“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帝王之政好说,提国策建议。那帝王之心怎么说?在没有参加殿试以前,谁个书生看到过帝王?都是传说哦,天之骄子!今天总算看到真人了,但话都来不及说。这种品种的人间的极品奇货,又是哪个普通书生能乱猜测其心思的么?

但是赵秉忠心理素质超好,非常沉稳。他从容写卷,应答自如。一点一点地提建议,论述朝政国策,讲了帝王与平头百姓,政策与法制、德治关系,还讲了如何反腐败。大概提了十来条建议,虽然缺少标题党和爆料,没有火爆,也没有扯眼球,但是比较务实,比如依法治国,比如以德选人,比如帝王诚意等等。至于对这份答卷的内容,我本人不敢乱评。但是,本人从考试命题作文角度看,有这么几点请各位学子记住:

一是立意高大上,论述精到,有理有实,而且符合出题人皇帝意图。从立意选题切入点来说,完全符合满分作文要求。

二是通篇论述,反驳,层层推进,文理贯通,旁征博引,文采飞扬,一气呵成,从论说文角度,这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三是书法爆美,通篇2460字,标准的馆阁体小楷,没有一处常识错位,没有一处笔误,没有一处涂改和删改。参观过这件国宝的都记得,卷中有多处标注经典语句的朱色句读批注,应该是考官阅读后做的,可见众位考官都高度认可作者的文采和思想。

乖乖,这就是文神之作哦!从内容和卷面看,分明就是一件考试满分美文,也是一件完美的书法艺术品!

凭借这份卷子,赵秉忠拿下了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博取了“状元”。应该说,赵秉忠的状元是名副其实,也名至实归的。那一年,赵秉忠25岁,可谓风华正茂哦!

中国1300年科举,能考证的状元大概770多人,留下了的状元卷子,都是国家最顶级的绝密文献档案。清宫有几份状元卷子,都是国宝级别的文物,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但是明以前的状元卷,我们只能看到这一份,而且还是民间流传的!十分神奇。

这件国宝是在1983年发现的。当时是赵秉忠13代孙赵焕彬的家藏。当文物官员来到赵家,赵家老人才从屋里拿出一个枕头,剪开枕头,再从中取出来这份卷子。文物专家打开后,看见卷首上有万历皇帝朱笔题写“第一甲第一名”。最前面是作者和上三代的简历,相当于政审材料,为防治仿制和泄密,统一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4行。正文一共是15折。正文之后是大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和姓名。试卷用黄绫子装裱。

赵家人说,为保护这件祖先留下来的传家宝,他们家人历经战乱,几乎献出了生命。解放前闯关东时,老人就把它缝在衣服里,远走他乡。那时候,如果他们家老人把它卖了换银子,也会换很多,一家人也不用四处流浪了。但是,赵家老人没有这样做。“文革”中,又缝在枕头里,天天晚上枕在头下,仍然是提心吊胆,总算保留了下来。

青州博物馆的文物官员找来很多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这是件传世真迹国宝,明朝万历状元赵秉忠状元真卷!

既然是国宝,为好好保存它,赵家把这件国宝献给了青州博物馆。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状元卷是国家一级机密档案材料,怎么会流落到民间?文物专家根据赵家的讲述后,认为可能是赵秉忠在得罪了魏忠贤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吏部为了消灭他曾经高中状元的痕迹,就把这个档案拿出来销毁,而赵自己又曾在吏部管事,有些人脉资源,就想法保存了下来,毕竟是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寄托,所以他带着自己的状元卷,离开朝廷,回到家乡告老。当年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如今悄然隐退。真是沧海桑田哦!

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现在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是就是这样一件国宝,在入藏青州博物馆后,都还发生过失窃的事情。这件惊天大案发生1991年8月5日,当时的媒体报道后还惊动了海内外。后来经过青州公安局的追踪,很快破案,抓获了窃贼,找回了国宝。原来是青州博物馆保卫科工作人员林春涛监守自盗。最后林春涛也判处执行了死刑。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直接看图读文吧。文章附后。祝各位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

附赵秉忠状元卷文

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人日以伪,治日以敝,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我们的太祖高皇帝,他的聪明智慧是上天所赐,他的刚强坚毅是与生俱来。在草创立国之初,即创立法度,设计谋略,定后世万年之根本大计;天下平定之后,进一步立纲常、陈法纪,为百代留下宏大的典章制度。对于成德乐道士人的崛起、政绩卓著官吏的治理,一定给予表彰赏赐,以教化百官;对于凶贪榨取、残暴虐待民众的坏人,一定给予惩罚打击,以戒惧庶僚。因而能建立帝王所自立之朕位。那些自己不理政务、只崇尚“聚总考核”的君主,欺蒙假冒,总是做一些空头文章,人们变得一天天虚伪,国家的治理一天不如一天,这怎能接续帝王的成功治理、继承远古美好的社会风气?还说什么统辖管理人民万物、敬受天地所赋之责呢?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顾身托江湖,有闻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尽者。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

臣闻:

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用是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司之职,则曰日天职;所治之民,则曰天民;所都之邑,则曰天邑。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今夫天,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也。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无欠缺以亏其化;无阻滞以塞其功者,盖不贰之真默,酝酿于大虚,不已之精潜,流衍于无极,故实有是化工耳。然则人君法天之治,宁可专于无为,托以深密静摄哉!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职司为实政者;人君宪天之心,宁可专于外务,强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贰不已之真精为实心者。粤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贻协和风动之休;民也画象而理,成《击壤》从欲之俗。君臣相浃,两无猜嫌,明良相信,两无顾忌,万古称无为之治尚矣!而询事考言,敷奏明试,三载九载,屡省乃成,法制又详备无遗焉。盖其浚哲温恭,日以精神流注于堂皇;钦明兢业,日以志虑摄持于方寸。故不必综核,而庶府修明,无事约束。底成古今所未有之功,乾坤开而再辟,日月涤而重朗。盖以实心行实政,因此实政致弘勋。其载在《祖训》有曰,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门勿得沮滞,而敬勤屡致意焉。列圣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绪,固有加无坠者。至世宗肃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断;察废弃者,作之以精明。制礼作乐,议法考文。德之所被,与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与雷霆共迅,一时吏治修明,庶绩咸理,赫然中兴,诚有以远绍先烈,垂范后世也。今我皇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耻言过行,古昔有训,而竞靡以炫者,招利口之羞。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则因言而核之实,考实而责之效,使捷巧不得与浑朴齐声,悃幅不至与轻浮共誉,又今日所当速返者也。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浊扬清也。而吏习尚偷,既使者分遣,无以尽易其习。为今之计,惟是广咨诹、严殿最,必如张咏之在益州、黄霸之在颍川。斯上荐剡焉,而吏可劝矣。教化者,齐士民之心术,以维风振俗也。而士风尚诡,即申令宣化,无以尽变其风。为今之计,惟是广厉学官,独重经术,必如阳城之在国学、胡瑗之在乡学,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风矣。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非不颁赈恤也,而颠连无告者,则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隐未达;而渔猎者有以阻之,上费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罚,清出支之籍乎?四夷之内讧,西支东吾,非不诘戎兵也。而挞伐未张者,则守圭纨绔之胄子,无折冲御侮之略;召募挽强之粗才,暗驰张奇正之机。兵费其养,国不得其用,何不严遴选之条,广任用之途乎?民氓之积冤,有以干天地之和,而抑郁不伸,何以召祥?则刑罚不可不重也。故起死人、肉白骨、谳问详明者,待以不次之赏;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无所积矣。天地之生财,本以供国家之用,而虚冒不经,何以恒足?则妄费不可不禁也。故藏竹头、惜木屑、收支有节者,旌以裕国之忠;而犹然冒费者,罪无赦焉,而财无所乏矣。盖无稽者黜则百工惕,有功者赏则庶职劝,劝惩既明则政治咸理,又何唐虞之不可并轨哉!而实心为之本矣!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举。不然,精神不贯,法制虽详,无益也。而臣更有献焉:盖难成而易毁者,此实政也;难操而易舍者,此实心也。是必慎于几微,戒于宥密。不必明堂听政也,而定其志虑,俨如上帝之对;不必宣室致斋也,而约其心神,凛如师保之临。使本原澄彻,如明镜止水,照之而无不见;使方寸轩豁,如空谷虚室,约之而无不容。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一意动,知其出于人欲,而绝之必期于尽。爱憎也,则察所爱而欲近之与所憎而欲远之者,何人?喜惧也,则察所喜而欲为与所惧而不欲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视听注焉;勿曰非违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监存焉。一法之置立,曰吾为天守制,而不私议兴革;一钱之出纳,曰吾为天守财,而不私为盈缩。一官之设,曰吾为天命有德;一奸之锄,日吾为天讨有罪。盖实心先立,实政继举,雍熙之化不难致矣,何言汉宣哉!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臣谨对。

状元卷长啥样?通篇2460字无一笔误,文书爆美,盗宝者判死刑

(明朝万历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 现藏山东青州博物馆)

 
 
 
    友情链接:    山东高考成绩在线查询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山东省教育厅    莱芜市教育局    莱芜市政府网     百度搜索引擎    谷歌搜索引擎

Copyright 2013-2014 莱芜金世纪高考复读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咨询热线:400-0634-880   15963858226     0634-5956999   5991068
学校地址:莱芜市莱城区花园路北首区交通局对过(馨百超市十字路口往北到最北端,市内乘坐3路车区交通局站下车即到)
 网站备案:鲁ICP备10042836号    技术支持:创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