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济南市莱芜金世纪教育培训学校
    服务热线:
    15963858226
    公司地址: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北路区交通局对过(花园学校北200米路东)
    网址:http://www.jsjschool.com
    德育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育天地 >> 详细信息

    《论语》选读

    发布时间:2020-01-10  阅读:772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斋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 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上一篇: 经典选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下一篇: 学校办好复读教育的几点经验
    版权所有©2019:济南市莱芜金世纪教育培训学校      
    招生咨询热线:15963858226     0531-75956999  
    学校地址: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北路区交通局对过(花园学校北200米路东,市内坐3、K12到区交通局站下车或坐6路永馨园站下即到)
    收缩
    • QQ咨询

    • 济南市莱芜金世纪教育培训学校
    • 济南市莱芜金世纪教育培训学校
    • 电话咨询

    • 15963858226